2020年,在投资界最引人注目的“独角兽”~【蚂蚁金服】计划于2020年11月5日在A股和香港同步上市,这将是全球史上最大的IPO。本来是一场“全球投资者的狂欢盛宴”,但很遗憾在11月3日“上交所”给蚂蚁集团的上市按下了“暂停键”,随后并要求进行整改(改革)。
而境外传媒引述,蚂蚁集团上市前,被内地监管机构叫停以后,该公司的〖国际投资人〗,正在评估他们的选择,其中包括很多大型投资机构,比如: 贝莱德等。
虽然已经过去3个多月,我相信很多人还是非常关心, 到底 “蚂蚁集团” 能否“上市”?

在探讨前,我们先来看看“蚂蚁金服”的业务范围:
支付宝 (第三方移动支付)
余额宝 (余额增值+活期资金管理)
花呗 (分期支付贷款)
借呗 (可提现的贷款)
理财 (基金、定存、黄金)
其他业务: 网商银行、芝麻信用分(个人信用等级)、科技业务、国泰产险
从以上业务中,我们能看到蚂蚁重点提倡【个人信用】,让个人通过自己的“信用等级”来进行信贷。而金融的本质就是“信用管理”。当然,蚂蚁在产品上的〖不断创新与探索〗,也给大众留下深刻影响。这也是很多投资者愿意选择它的原因。
近期,新闻有报道蚂蚁下架了“储蓄产品”,降低了大部分年轻人的“花呗额度”,同时为了安抚大众的“玻璃心”,又推出了【提现免费额度】的新规。为何蚂蚁要做出如此“改变”?

自从蚂蚁集团暂缓上市,多次传出计划重组,在去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等,对蚂蚁集团的实际控制人~马云董事长等,进行约谈。随后就传出“蚂蚁集团”整改的消息。
整改的目的是: 监管机构敦促蚂蚁集团,按照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落实金融监管公平的竞争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规范金融业务经营和发展。

与此同时,银监保会办公厅人行印发了一个叫《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知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
意思是:
1、商业银行,禁止不是由自己经营的平台,去开展“定存服务”;
2、为了加强商业银行对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的监管的管理,维护市场的秩序,防范金融风险,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为什么这样做呢?
因为,这个业务在发展过程中,暴露了一些风险隐患,涉及了违反相关监管规定的“市场利率”定价的自律机制的相关要求。
突破地方法人银行经营区域的限制,加上非自营网络平台存款产品的稳定性较差,“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也带来一些挑战”,因此,为了防范金融风险,要依法对上述的“定期存款”以及“活期”两款存款的业务【叫停】。
目前,蚂蚁集团已成立整改工作组,正在抓紧制定完整的时间表,同时保持业务的连续性和企业正常经营,确保公众服务的质量。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 保持沟通,披露进展。

来自中国香港的James,也给出了他的看法:
♟总结:
James: 现在政府想管蚂蚁了。
♟观察:
James:
1、蚂蚁正在配合政府;
2、因为业务需要进行,所以蚂蚁只有积极配合。
♟这事跟你有什么关系?
James: 现在蚂蚁手上的两块牌照,是由以前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发给马云的,并由两家小贷公司组成,所以我认为,不要把所有监管机构的举措都理解为打压。
♟这事跟你的钱有什么关系?
James: 如果很想在蚂蚁金服平台上做投资,可以少放一点,但谨慎期间,最好不要投资。
美彤的观察:
1、这是一个“适者生存”的时代
2、具有“商业创新”能力的企业,都是投资界的“宠儿”
3、不管是从事“商业”还是“金融”,【个人信用】是非常重要的
4、消费额度的降低,对毫无自制力的年轻人,也是一种幸福
5、身体走得太快,需要等下灵魂
感悟:
我们已见证过一次伟大的历史,一次来自中国IPO的奇迹!我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中国超级IP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