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30日,在社交媒体上,景德镇某楼盘业主发起了一条「强制停贷告知书」的信息被刷屏,迅速获到广泛关注。随后,在全国各地有着相同经历的业主们一起“抱团停贷”(停止还房贷),由此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停贷潮”。
.
据了解,全国已超过200个楼盘的业主联名集体停贷,涉及的地区主要包括河南、河北、湖北、湖南、江西、广西、山西、辽宁、安徽、福建、江苏、云南等十几个省份,覆盖80多个城市,200多个项目,引起了各层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
此次,参与抱团“停贷”的业主们,并不是「无中生有」故意制造风波。而是房地产开发商并没有在规定的期限里按时「交房」,让楼盘处于“停工”状态,造成「烂尾楼」工程,而交付的时间又遥遥无期,让每月承受房贷的业主们无法接受。
.
其实,业主们的主要诉求很简单,就是希望项目能“早日复工”和“早日交付”。烂尾楼的业主们在无人可依托,毫无办法的情况下,才选择“抱团停贷”的方式为自己维权,即便从此“个人征信”有问题,也要搏上一搏!
.
.

.
.
.
针对这场“抱团停贷”风波,网上各界人士都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律师代表”的看法
看法一:
停贷后,购房者会面临几种风险,包括:收到银行催收电话、名下资产被冻结拍卖、个人上征信黑名单等。
.
看法二:
在没有依法解除担保贷款合同的情况下,如果银行不存在违反监管规定,买受人以声明方式明确表示停止还贷,即以声明方式明确表示不履行还款义务或者真的不还贷,就均属于【违约行为】。
.
看法三:
如今各地业主在楼盘烂尾的情况下,未经法院判决停贷,或者没有达成停贷协议,就单方面贸然宣布并实际停止还贷行为,业主往往就成了【违约方】,其征信也会一并受到影响,还可能被起诉到法院,甚至【被法院强制执行】。
.
●“银行代表”的看法
对于那些烂尾楼盘的合作银行来说,他们的钱款已经打入了监管账户,业主停贷会带来相当大的损失。“如果楼盘一直烂尾,银行也无房可抵债,对银行来说是【很大的损失】。”
.
.

.
.
●“业主”的心声
业主一
明白“停贷”会影响征信,但家里有生病的老人和两个孩子,每月花费跟家庭收入基本持平,目前还在【租房】,”由于楼盘一直处于停工状态,几乎看不到希望,所以选择了断贷,但(银行)不能拿“上征信黑名单”来要挟我们,这些我们怎么承担,谁来关心我们?
.
业主二
这套新房是把南阳老家的房子卖掉,凑钱在郑州买的新房,原本打算交房后与女友结婚,但去年楼盘出现停工烂尾情况,直到现在也看不到复工的迹象。“女友有可能分手,我都不敢把这些事告诉家里。”
.
业主三
目前靠打临时工在郑州每月赚4000多块钱,而每月房贷需要5000元左右。“我想了想,先活下去再说吧,现在房子交不了,每月还要还贷款,已经垫进去了四五十万,还有七十多万,像个无底洞一样。”
.
●“群众代表”的看法
业主们的“抱团停贷”更多是与开发商、银行之间的博弈。因为从法律层面上讲,一般「银行胜诉」更大,业主们很难得到法律上的支持,消费者属于「弱势群体」。
.
从社会层面来讲,无法交付的“烂尾楼工程”,再加上“每月房贷”已经影响到老百姓的「安居乐业」,肯定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
.
.

.
.
.
●国家政策出台
“抱团停贷”事件,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于7月28日,中央政治局在召开会议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中指出,要全方位守住“安全底线”,明确强调要「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用足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
.
.
.

.
.
.
●“海外媒体”报道
“抱团停贷”事件的发生,同样引起国外人士的高度关注,尤其是选择投资中国市场的投资者们,透过香港资深投资专家~黄濬James老师,我了解到: 外媒已获知内地经济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必须用非常手段,方可扭转“恶性循环”。所以中国政府已准备好7.2万亿资金投入基建项目, 约1.5万亿元将提前下达明年地方“专项债”。
.
外媒还报道: 中国政府这次大笔投资,属于一个决定性转变,反应经济政策重心从“抗杠杆” 转向“稳经济” 。
.

.
.
.
聊到这里,可能有小伙伴会问,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抱团停贷”事件的发生❓
.
当前,我国内需处于偏弱的状态,近一年即便国内出台“宽松货币政策”,地产行业也未能受益。为什么?由于“三条红线”的出台,导致地产的融资紧缩,政策触发行业下行,使行业进入一种「恶性循环」。
.
这种“恶性循环”具体表现为:
一方面,地产开发商因资金链收紧(无充足现金流),使信用风险上升(无法完工);
.
另一方面,对地产行业「信心不足」,比如: 银行担心房子卖不好,对地产开发商实行“惜贷”政策——不愿放贷款;购房者担心房屋交付而带来的“惜购”心态——不敢买房子,害怕烂尾楼。
.
这两方面的因素,使得地产行业进入极其反常的疲弱状态。地产行业仅凭自身力量,很难打破这种【恶性循环】。
.
.
.

.
.
.
如何解决地产行业的困境❓
.
专家已开好“药方”:
首先,建议成立一个“地产行业健康发展稳定基金”。基金规模设置在1万亿元,财政支出1000亿元,再从金融机构募集9000亿元,然后入股民营房企成为小股东。
这样做的好处是: 当“政府资金”进来,银行就敢放款,老百姓也不用担心出现“烂尾楼”的问题,对于开发商,也能继续把产品落实下去,整个市场又重回“信心”,这样的「恶性循环」就此打破。等地产行业回归常态后,纾困基金可及时获利退出。
.
(据了解,目前各地政府正在根据本地情况出台调控措施,积极探索各类纾困模式以解决楼市“交付”的难题。比如:“郑州百亿元纾困基金”首个项目落地 ,积极帮助化解停工、停贷楼盘,走出重要一步!)
.
.
.

.
.
其次,为了更好的实现“房住不炒”的目标,除了短期救急之外,还要长期推进地产行业“供给侧改革”。让房价在土地资源的配置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
比如: 当房价上涨较快时,增加土地的供给;当房价上涨较慢时,减少土地供给。那些房价较高的区域,增加土地供给;那些房价较低的区域,减少土地供给。如此,方可充分发挥地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消除因政策过度聚焦于地产需求端所产生的一系列扭曲。
.
.
.

.
.
.
♞ 总结:
烂尾楼的业主们选择“抱团停贷”的方式,通过媒体平台为自己维权,获得了国家的关注,各地方政府也在积极纾困“保交楼”、“稳民生”
.
♞ 我的观察:
「纾困基金」只针对于短期的“保交楼”项目,并不针对于帮助房地产企业本身的发展
.
♞ 这事与你有什么关系?
如果你有「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你能得到国家的政策支持
.
.
.
(独到的见解·不同的视角·尽在金融财濬)
谢谢您的观看!我们下次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