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香港,第一时间你会想到什么?
港片?明星?美食?还是购物?……
其实,这些只是香港的一个侧面,事实上,香港最具“全球吸引力”的是【金融】,其次是贸易、物流和旅游。因为…
香港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纽伦港”(纽约、伦敦、香港)

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早期是英国的殖民地),香港受英国资本主义的影响较深,自带“资本主义的基因”,所以香港的法律、制度、税制、金融、文化都与国内有所不同(一国两制),尤其最为突出的2个优势: 【资本主义的开放】 和 【全球最自由的市场经济】。
如果细心观察你会发现,世界上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是开放的, 而且人类越文明,越开放。因为“资本”喜欢在高度自由开放的环境和体制下, 生存与发展,并且尽情施展它的才华。如果非要把“资本”比喻成一个人,那么显然他是贪婪和狡诈的,他不仅嫌贫爱富, 嫌丑爱美, 嫌弱爱強, 他还希望用最自由的方法, 最快的行动,最大的规模,来增长自己的价值。因为“资本竞争”就是全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领域。
另外,拥有“高自由度”的市场环境(不受政府干涉与干预),是备受全球跨国公司的关注。在2004-2008年,香港跨国公司总部达到1098家,2008年以后达到1298家,每年大概有50家跨国母公司的总部或地区总部,都在香港聚集(目前国内还做不到这一点)。
从以上信息来看,香港是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但是,面对国内的大力开放,香港所拥有的“历史性优势”,缺在悄然地发生变化。

一、法制优势
香港法治,受西方社会的影响
司法制度独立于行政和立法机关
重视法治和廉洁的社会风气
重视透明公开、公平、公正
如果想在香港行贿,走后门,非常难。
这也是很多跨国公司选择香港的原因之一。
挑战: 因香港与国内有紧密的联系,会防止“国内化”,所以,香港的法治只能前进,不能倒退!
二、产业竞争优势
香港从1840年起,经历了100多年,培养了很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他们活跃,韧性强劲,很有生意头脑,具有强大的资本实力。
挑战: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香港的产业结构比较陈旧,没有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布局,也没有适应从“工业文明”走向“科技文明”的转型。
而且,香港的产业在“家族财团”的垄断下,不利于香港的创新和创业。不仅容易造成贫富差距两极化,而且很难迎接未来的挑战。

三、国际化环境优势
香港居住着大量的外国人
香港人的外语水平偏高
香港的人才优势
国际化运作优势
对国际惯例的熟悉程度
对国际法律的熟悉程度
对国际市场的熟悉程度
目前在国内是无人能敌的
虽然,香港国际化优势为中国的崛起,承载着很多历史的使命和担当,但仅限于从“商业的角度”为国内提供服务。
挑战: 因为香港缺乏“大国战略思维”,也从未在社会主义社会这样的土壤中生存与发展过,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香港的国际化是没有所谓的战略思想、精神文明、和更高度的国际化思维。
四、科学合理的规划优势
香港的规划已有100多年,城市规划以每年零点几的速度向前推进,形成高度的,密集的发展模式。
香港地势多山,且郊野公园、湿地占地面积很大。香港土地面积1111平方公里,已建设土地占24.3%,其余75.7%为郊野公园、水塘等,其中房屋用地面积仅占6.9%,导致楼价畸高,租金贵。
挑战: 面对祖国的地大物博,城市发展不断重建,对于香港而言是完全做不了的。香港只能通过精打细算的方式,依托内地的发展和先进理念,来寻求自身发展。
那香港需要跟内地学习吗?
平心而论,双方只有互相学习,互相进步,才有更好的发展。

五、通关的垄断优势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顺应全球化产业的转型和亚洲四小龙的崛起,给香港带来了特殊的繁荣。(外部条件)
因当年中国长期文化大革命,还没有改革开放,香港独享通商的优势和垄断地位,导致中国部分贸易和物品一定要通过香港才能进出。(内部条件)
挑战: 而如今中国的改革开放,让香港的垄断地位已一去不复返。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香港对外贸易地位的总量已经大幅度下滑,所以香港需要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以及香港经济下滑的原因,寻找科学的发展方式和发展道路。不能把香港的经济下滑,简单地归咎于某一个单一的原因。
六、深水港的地理优势
香港是一个很好的深水良港,对于中国而言,是连接由北到南的整个海岸线,可以去到全世界任何一个港口。

七、自由选择和民主自由
香港拥有民主、福利、法治、低税的优势。
挑战: 但是,所谓的民主是在法制的前提下享受最大的自由,但是香港目前政治生态恶化,比如: 社会运动(占领中环),香港乱一天就会损失16个亿,如果把香港搞砸100天不干活,就等于损失1600个亿,这会把香港玩垮的!
八、富裕优势
从经济总量上讲,香港过去一直是一枝独秀。而现在像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苏州都已超过香港,就在今年重庆也超过了香港。
香港有740万人口,有10%的穷人(70万人左右),依靠每月港币收入3800元生存,换成人民币大概是3000元左右,在深圳顶多是低下阶层的打工收入,但在香港生活就非常困难。有些香港学者说,大概接近100万的香港人是处于“贫穷线”上。

谈了这么多,你是不是觉得很奇怪,曾经的东方之珠竟然会有这么多的困难和问题,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如果香港要做一个彻底性的反思,我们需要先看看,世界性有什么样的潮流❓
世界性的潮流就是“经济全球化”。它是自由、自发的全球化目标,市场空间很大,且利益最大化。
而在科技的争夺里,它是一场很大的博弈,如果你不能跟随潮流,就会衰退。就像发展中国家,你不加入全球化体系,你就会落后。

那么香港的问题在哪呢❓
香港拥有多样的优势,空前的财富力量,但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表现得不够敏捷,不够进取,反应迟钝,没有展现出优势,而错失良机。尤其是香港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没有改变,也没有做出有效的提升。
◎ 区域经济的问题
它是一个一体化的问题,因为政府有协议,有规范,有组织,有制度的安排,这属于政府行为。
◎ 香港和内地的合作
香港没能及时融入到世界性的潮流中,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当时内地正处于“封闭状态”,香港的成功是靠过去单赢的时代,而如今单赢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
香港不明白,城市群、都市圈、经济一体化的规则和发展
香港不明白,科技文明已照耀全球
香港害怕被大湾区给取代,所以一直抵制一体化,却孤立了自己。

◎ 内地科技化
目前全球已形成一种科技竞争,它具有毁灭性,驱赶式,是一种有你没我,有我没你的竞争。
历史上任何一种文明的兴起,都有可能崛起一批城市,也可能衰落一批城市,比如:Detroit美国的底特律,他破产了,这就是不同文明残酷竞争的典型标志。
我们可以说,21世纪是科技文明对工业文明的淘汰,也是科技文明之间的竞争。香港若只做贸易和金融,不与内地一起发展,不力争成为全球科技中心,那么未来香港城市的功能就太单薄,太滞后。
◎ 中国的崛起
有人问:
为什么美国要重返亚太地区?
为什么美国要实现一个战略再平衡?
为什么日本对中国的崛起很警惕?
答案是: 中国开始强大。
中国的崛起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其他国家开始关注新世界的潮流;
意味着,中国从农业国家走向工业国家,开始招商引资,开始对外开放。
其实,我们不能否认,香港曾经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作出过巨大的贡献,特别是深圳,很多的产业都是向香港学习和发展起来的,但是如今的香港却对潮流缺乏一种敏感度,如果不依托中国,再继续单打独斗,那么就会丧失更多机会。
对于香港而言,与内地合作,会是一次发展的转型,也是一次产业的提升,更是一次发展模式的优化。会从粗放型与投入型,变成另一种发展形态,比如:贸易转向消费拉动,招商引资转向资本输出等。

其实,在国内很多学术界都公开批评,香港在大局势变化里表现出麻木冷漠,不知所措,甚至有些人还反其道而行之,让香港错失了一些历史性的机会,这是需要警惕的!
一直以来,中央以“一国两制”来维护香港的繁荣与稳定,而对于未来的发展,具体该怎么做,还需要香港自己做选择。
对于香港的情况,我们有几点看法:
第一、重树全球性现代观念和思维
首先,积极关注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特别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科技全球化发展的动态趋势和发展机遇。
其次,抛弃以前的光辉与成就,在合作共赢中寻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商机。不管对内对外,都必须有战略性眼光,超前判断,不能等待,不能浪费机会。
虽然,香港人具有技术思维和技术性很强的特点,但还是缺乏大国思维和战略性思维。

第二、不要漠视一些战略性机遇
所谓战略性机遇,比如: 深圳的前海
简称: 前海合作区
占地面积: 18.04 km2
发展重点:高端服务业、发展总部经济等
成立时间: 2010年8月26日
【前海综合规划】承担着国家的一个战略性功能,包括:自由贸易区、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的战略支点。
同时,对大湾区起着核心功能的作用,并且成为未来整个珠三角的“曼哈顿”,未来前海在服务业、科技创新、知识经济方面,打造混合型的业态。
但是香港在2012年的政策指引下,却错失机会。而拥有同样土地面积的深圳却掌握了这个机遇,让资本进入深圳的每一个角落,让它生根发芽。
这就是香港与深圳的不同之处。

第三、城市群
目前,全球化带来一个挑战,就是全球的竞争合作。作为城市的领导者,一定要有城市群的战略思维,一个大城市,在它的周边有许多卫星城市,香港一定要融入到珠三角城市群中去发展。
第四、共同打造一个全球性的竞争
在2009年,国务院发布“珠三角地区发展规划纲领”
2008~2020年,要形成“粤港澳三地分工合作”,优势互补,成为全球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大都市圈之一。
同年国务院还批了“深圳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一定要跟香港互补,错位发展,推动形成全球性的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创意中心等,打造一个全球性金融中心。
面对以上的政策,香港没有参与。因为他们不知道这是国家发展的一个战略需求,他们不知道这是要取替日本,重建一个世界金融中心,他们不知道发展前海周围的金融中心,也不知道中国的崛起很需要建设一个像伦敦、纽约、顶尖的全球性金融城市,鼎足而立,重新重构一个世界性的发展格局。
虽然香港在七八十年代的制造业很辉煌,但已一去不复返,而如今的香港可以适当的实施一些高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回归,因为现在香港的低端产业全部移到内地,香港城市化是100%,香港工业水平超过95%以上,现代化服务业非常发达。

本次分享,我们也邀请到~来自中国香港的James先生,为我们谈一谈他的观点:
● 总结:
James: 香港仍然有一些优势
● 观察:
James: 香港目前还是全世界最自由的经济体,目前还有很多跨国企业在香港,那么作为港人,为此感到骄傲
♟ 这事跟你的钱有什么关系?
James: 你可以来香港做生意,进行投资,因为香港仍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
♟这事跟你有什么关系?
James: 内地有内地的机会,香港有香港的机会。内地的机会,内地的朋友们都看得见。香港的机会,香港人也都看得见
但是内地的机会虽然是机会,但是它不是一个完美的跨越性的重大机会。香港的机会也不是一个完美的机会。我个人认为,只有把内地和香港的差异性结合起来,这才是我们真正想得到的,想发展的,想捕捉的,可以让我们有一个跨越性的增长机会
结语:
香港只有与内地建立起深度的合作,才能绽放出“东方之珠”最璀璨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