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在人类历史上,大规模的瘟疫是主要降低贫富差距的一种力量。2000多年来,每隔一段时间,通过这种自然调整过程,会把人类社会的财富又重新调整一下。

在人类历史上,大规模的瘟疫是主要降低贫富差距的一种力量。2000多年来,每隔一段时间,通过这种自然调整过程,会把人类社会的财富又重新调整一下。

资讯一(新闻内容补充)

黄金是摆脱货币化的唯一出路?不是。

.

货币是一种交易的媒介,人类的货币历史已超过1万年。最早是“以物易物”,后来为了方便结算,就用“贝壳”来作为一个凭证。现在的项链,最早是由贝壳串起来的,结婚时,新娘佩戴项链,代表着你有很多财富

.

白银外流,在“鸦片战争”中,我想大家一定记忆犹新。早期,当国家与国家不同的经济体之间贸易量非常小时,白银是可以负担的。而一旦发生贸易不平衡时,就会导致经济体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办法去进行货币供应

例如: 英国去中国买茶叶和丝绸,把白银花掉了。而中国不向英国购买东西,英国的白银不断减少,中国囤积大量白银不消费,这会导致“贸易不平衡”。

.

黄金是怎么来的?

70年代,美国政府下令民间不能私藏黄金,否则属于犯法,为什么了?以前我们叫“美金”—— 美元的背后有黄金

因为钱是纸,黄金是实物,后来美元印太多,黄金不够用,大家又只要黄金,所以就取消“黄金”,不许你藏有黄金。10-20年以前,中国的法律也是不允许民间私藏黄金,黄金也是近年来,中国才有的。

.

不合理的制度为什么会维持这么多年?在上个世纪70年代,Nixon(尼克松总统)把黄金的制度给取消了。这50年来,你说这是一个暴政,为什么没有人反抗?全世界的黄金,如果都变成一条条金块,放在足球场,大概有三层楼这么高。因为黄金的量太少,不足以支撑我们整个人类社会、人类文明、人类贸易的发展,不能支撑我们金融体系的膨胀,所以黄金不是一个出路,因为它有它的“局限性”。我们现在的“经济体“都是以“万亿”来算,那得要多少的黄金?

.

问题:

  1  : 未来一年黄金的走势如何?

James:  一直涨。

.

  2  : 目前疫情形势还不明朗,加上全球央行放水灌溉刺激经济,货币会贬值吗?

James:  全世界都在贬值,有的贬得比较快,有的贬得比较慢,有的贬得比较多,有的贬得比较少。贬得比较厉害的,与贬得少的相比较,感觉那个小的在升值,其实大家都在贬值,全世界的货币都对美元贬值,美元只对黄金贬值

.

3   :  投资黄金可以保值或赚钱吗?

James:  可以赚钱,但不能保值。因为现在在贬值,买黄金是短期内赚钱的好机会,我也为投资人配了一些,但保值就谈不上,因为从漫长的历史来看,过去的100—200年,黄金是不能保值,它有一个“致命的弱点”—— 从长远而言,它没有利息,很难保值。但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下,黄金是能够赚钱的。

.

.

资讯二(新闻内容补充)

华为向中芯国际下订单,其实中芯国际是一家中国公司,中芯的技术大部分属于自己的,所以特朗普是没办法管到它。但问题是,华为需要7纳米和5纳米,但中芯做不了。只有台湾的“台积电”,以及“高通”才能做到,所以华为是被卡在这里。纳米越小,越薄,越难做,技术含量越高

.

问题:

  1  : 中芯国际回归,对华为的帮助有多大?能否降低美国对华为的限制力量?

James:  中芯回归对华为的帮助很大,因为华为需要这些芯片。但是没有办法降低美国对华为的“卡脖子”,因为中芯国际与美国所做的芯片,属于不同层次,不同等级的东西

.

  2  : 美国这种疯狂行为,是否会让遭受利益伤害的美国企业,更加想与中国合作?

James:  美国要与中国脱钩,要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要打压华为对它的威胁,打压它的竞争对手,这种行为不叫疯狂,只是表现得“更赤裸裸了一点”,这很正常。

.

这种行为会伤害到美国的企业,即便想与中国合作,也做不了,为什么?如果它们与中国合作,就等于违反了禁令。美国商务部就会找它麻烦,轻者取不了技术,重者会罚款,甚至公司倒闭。

.

  3   : 如果中国转为“自给自足”不与美国合作,将来会有哪些机遇?

James:  如果我们能“自给自足”,就是我们向美国发起贸易战,我们限制科技不给美国,但现在我们“不能自给自足”。目前,中国大部分的人都在炒房、炒股,没有时间,没有人去研究技术。在这些领域里,我们要搞清楚自己与美国之间的距离有多大

.

资讯三(新闻内容补充)

美股已走到尽头,美股反弹很厉害,已跌幅一半。所以,我持“悲观”态度。

.

因为美国的金融体系比较完善,又作为全球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美股”的表现是最好的,因为其他国家的金融体系“相对脆弱”。只是疫情让美股的回调大了一些,美股的反弹已经到了尽头。我认为短期内,第一个走到尽头的是“美股”,之前靠货币政策与联邦储备局,现在子弹用光了,接下来用“负利息”才能有再度刺激的作用

.

但鲍威尔认为,“负利息”会伤害到银行业的利益,货币政策就此打住。其实很多国家都在进行“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比如:英国、 北欧一些小国等,哪怕是印度、日本都开始在做,虽然从整体来说“目前股市不太好看”,但其他国家会跟随美国的步伐,除非美国有一个灾难性的下跌,会影响其他国家,不然最终会有一个相对像样的“反弹”。

.

港股怎么看?

我比较看好港股,如果11月份特朗普不能连任,未来中美的贸易战只有一个战场,就在“香港”,为什么?因为未来中美贸易战核心是“金融战”。随着大量中概股的回流,以及收紧“中概股”在美国上市的会计要求,大量在外上市集资的股票市场,全部会选择在香港上市。在香港打新股,就有肉吃了,当然港股有很多不同的类别。未来港股会有一个很大的反弹空间,甚至这个反弹空间会比较持久,港股与货币政策、疫情,没有任何关系。

.

问题:

  1 : 贝莱德看好中国,并预计会有“更多政策空间”,这将存在哪些投资机遇?

James:  最主要的是“新基建”。现在中国政府的政策是“搞就业”及“大量货币宽松政策”,这一切都会导致新基建有大量的投入。这些新基建会带动很多的劳动力,带动很多的就业机会,带动投资,带动科技发展,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投资机遇。

.

但有一点我需要提一下,芯片不是你不断砸钱,就能够得到的。现在已经出现水分与泡沫。能够造5纳米和7纳米芯片的,只有“台积电”和“美国”。因为它们是搞了几十年,有非常深厚的学术、高新技术和工业基础的,这不是你短期砸钱,就能砸出来的,如果投资(芯片股票类)你要小心一点。

.

2  : 全球巨头资管公司贝莱德,淡马锡在中国商议成立“合资理财公司”,会对国内的“理财公司”有所冲击吗?

James:  国内的理财公司与它们所做的事情都不在一个层面与纬度上,它们没有竞争。(资料: 全球巨头资管公司——贝莱德,所管理的资产规模在6.8万亿美元)

.

  3  : 国内金融环境,因为它们的到来,金融人士与投资者们,真正与国际金融接轨吗?

James:  我们需要接轨,向别人学习。同时这些巨头来中国,也需要向中国学习与磨合。

.

资讯四(新闻内容补充)

巴菲特——从我对他这么多年的研究,他是一个爱国者,他热爱他的国家——美国。

.

怎样看一个“金融人士的水平”?

看他是“短期主义者”,还是“长期主义者”。在金融的行业里面有2种人:

一种人是: 市场跌,他跟你说跌,市场涨,他跟你说涨。市场跌的时候,他比你更悲观,市场涨的时候,他比你更乐观,然后你跟他再聊三天之前讲的话,他都忘记。

.

另一种人: 像巴菲特,他研究的事情是一个很长远的时间,他对美国长远国运的判断,从南北战争讲起的,他是一个长期主义者。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如果你的时间越长,你能够得出意义就更大,因为短期的波动它不代表什么,但从长远而言,你会看到事情的本质,不会被单独的,意外的事件影响到你的判断。他也是一位投资人,需要赚钱,规避风险。今天我们讲的美国,与200前的美国也不一样,因为它也在变。

.

1  : 从巴菲特的这一系列操作,能看出他是怎样的心态和投资策略?

James:  巴菲特认为美国还是OK的,因为他对美国的乐观,导致这几十年赚了很多钱。同时他也认识到,美国不再是充满长远的机会,未来也会很坎坷,以前的美国是非常OK,而现在的美国只是OK而已。

.

他也开始剔除掉一些“传统上”在疫情之后不行的股票,因为世界改变了,他也要改变。至于他现在持有的投资,我觉得是价格还不行,他也亏钱了,还没找到一个好的价格去卖。而卖掉得来的钱又该怎么做?他需要将大量的现金找地方投资,所以他只有继续持有。同时,他不能在这个时候唱衰美国,不然别人去沽售,他的投资不就黄了吗?在公在私,都得讲美国的好,等大家觉得可以买了,他就可以出售了。

.

2  : 是否对这些行业打击严重,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难以复苏?

James:  不是。如果我们用20年的时间回头看“现在的经济”,你会发现有些行业将不会存在,彻底的消失,而未来会出现新行业的复苏。当然疫情还没结束,美国的感染人数还在继续,俄罗斯和印度也很严重,很多事情也还在继续,我们不知道未来有哪些行业被消失,但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这是铁板定钉的事,有些事情不存在了,就没办法回到从前这是我的一个“悲观看法”。

.

微信图片_20200524195200.png

.

.

微信图片_2020042314262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