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时间听香港资深投资专家~黄濬James老师分享了一个话题:中国外交政策领域权威学者“阎学通教授”,为努力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战争,被认为是不正义的事,还被网民骂成「卖国贼」,让他产生强烈的挫败感。面对这样的舆论,有点超乎他的意料。
.

.
.
阎学通教授认为,人应该谦虚谨慎,不骄傲自满,不能好战、不暴力打人才是正义的。但是一些舆论将“道德观念”发生改变,比如说:谦虚谨慎不再被认为是美德,被认为是「软骨头」❗
.
.
.

.
.
.
即便是周恩来总理,当年在国际环境那么恶劣、敌对情绪那么激烈的情况下搞外交,从没有只是横眉冷对,而展现出来的都是他【温文尔雅的形象】,让他的对手都佩服。
.
所以,让他很难理解,“谦虚谨慎”怎么会是错的❓
.
.

.
.
.
.
以上的这段话是出自今年7月4日《世界和平论坛》中国新闻周刊对“阎学通教授”其中的一段专访。
.
这场会议的主题是“联合国与国际秩序”,参与者有中、美、英、法、俄,但美英法俄最终围绕的话题还是“俄乌冲突”,并展开了针尖对麦芒的激烈交锋。
.
虽然他们进行着激烈的唇枪舌战的争论,但论坛与会人员强调,「任何中断交流和对话的办法,都只能加剧冲突和对抗,而无助于维护世界和平」。“阎学通教授”也从争论中看到了这点意义,即使进行战争,也不应该中断交流。
.
.
这次论坛,大家都提出,「区域和平」是「全球和平」的基础,如果你连一个地区的和平都维护不了,就不要奢谈维护世界和平 。
.
当问及10年来举办该论坛的作用是什么时,“阎学通教授”的回答是,至少能让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负面印象”(敌对印象)有所弱化,哪怕只是有一点微弱的改变 。(这点太重要了)
.
.

.
.
.
.
.
说到这里可能有小伙伴对这位教授还不太熟悉,那么我们先对他做一个简单的了解:
.
「个人介绍」
阎学通,国际关系理论家,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世界和平论坛秘书长,兼任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国学会副会长;2008年被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评为全球百大知识分子之一,2011年出版Ancient Chinese Thought, Modern Chinese Power 并创建道义现实主义理论,2014年至2017年为爱斯唯尔高被引学者中唯一的政治学学者。
.
阎学通主要关注【大国崛起、国际形势发展、中国对外政策、国际关系理论、科学研究方法,以及中国古代政治外交思想】。
.
2020年5月7日,爱思唯尔 (Elsevier)公司发布2019年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阎学通教授再次入选社会科学类高被引学者榜单。这是自2014年以来阎学通教授第六次入选该榜单,也是迄今唯一进入过这一榜单的国际关系学学者。
.
.
.

.
.
.
聊了这么久,可能有小伙伴很疑惑,到底是什么事情让舆论对“阎学通教授”产生如此大的冲突❓
.
这件事的起因发生在今年5月“阎学通教授”接受凤凰卫视专访时的一段话,他谈了自己对乌克兰问题的看法,之后便引起了部分「自媒体」的反对看法,随着网络的发酵很快就形成更多网民(年轻人)反对“阎学通教授”的话,从针对事,最终到针对人的地步。「自媒体」主要从3个方面去解读和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
.
.
· 1 ·
.
.
阎学通教授认为:这场 (俄乌)战争会快速削弱俄罗斯的实力,俄罗斯现在的GDP已经小于加拿大和韩国,他的财务部长预测今年GDP要“负增长10%”,相当于西班牙。一个拥有西班牙经济实力的国家,能具有全球性的挑战能力吗?不可能。这场战争使得俄罗斯将来再想对世界有全球性的影响,已经很困难了。
.
自媒体的解读:“阎学通教授”的这个观点与美国是一致的。但事实上,虽然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整个西方世界占全球经济总量的一半 ,而俄罗斯只占全球经济总量的2% ,却依然拥有2大能力去【挑战全球】,一是拥有“强悍无匹的军事能力” ;二是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粮食等大宗产品 ,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不可忽视。认为,教授仅仅只是从经济总量上的大小,来衡量一个国家的能力 ,确实有时偏颇,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
.
.
.
.
.
.
· 2 ·
.
.
阎学通教授认为:“俄乌危机”给全球带来巨大负面的外溢效应,也危及到中国 ,对于中国的整个经济形势来说 ,只有弊没有利 。
.
自媒体的解读:乌克兰问题的爆发 ,让整个一带一路受到影响 ,又因为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态度 ,而受到西方的猜忌 ,使得中国逼迫,绑在了俄罗斯的战车上 ,承受到了西方国家的敌视,对于中国的整个经济形势来说 ,没有一点好处 。
.
即便没有发生“俄乌冲突”美国也会打压、遏制中国,敌视中国。因为中国自身的强大和发展 ,已触碰到美国为首的西方利益 。
.
当中国想成为一个科技大国 、技术大国、创新大国时,从「全球产业链」升级为「全球供应链」时,就会危及到美国等国家的核心利益,无论中国表现出何种和平的态度 ,合作共赢的立场 ,对方总会打压(产生敌对) 。只有欧洲才是他们真正的朋友 。为什么我们中国的学者看不到了 ?
.
.
.
· 3 ·
.
.
阎学通教授认为:(除了我们自己说自己是发展中的国家,其他国家都说我们是超级大国,中国没有选择与它国结盟) 我认为的“同盟”是,当你的盟友被别人侵略时,他进行反侵略战争时,你自动卷入战争。同盟条约是,我帮助你,保护你,我不是帮助你去侵略别人 。
.
自媒体的解读:同盟不是帮着你去侵略别国 ,我觉得这个看法教授是在瞎扯。中俄本来就不是同盟关系,而是建立起一个不结盟,不对抗 ,不针对第三方的新型大国关系 。
.
人的思想一定要根据人类社会发展,国家崛起的整体目标和利益,有所跟进。搞社科研究的学者,一定要深入到中国的实际 ,一定要认清楚你站立的地方是中国。
.
.

.
看完他们的分享后,我特意去观看了那次凤凰卫视对“阎学通教授”的专访,“阎学通教授”对几个问题的回答,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
Q:“俄乌冲突”,以俄罗斯的民族性,以及普京个人的性格 ,他们的发生是不是比较符合他们的性格 ❓
.
A: 这点很重要 。国际关系研究,要研究人 (决策者),因为国家的行为是决策者决定的。比如: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没发生战争 ,乌克兰危机发生了战争,所以同样类型的危机,决策者是可以用不同的手段,来应对的。
.
从这场战争的角度来讲 ,普京在做决策的时候,没有想到战争会持续这么久 。也低估了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和“要付出的代价”。
.
我们在分析一个战争的时候,太多人以为他能够知道战争结果是什么。事实上,连进行战争各国的决策者们,都不知道这场战争进行的结果是什么 ?
.
.
.
.

.
.
Q:俄罗斯的军事实力跌破了很多人的眼镜❓
.
A:今天这样的结果,说明人们对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军事实力的判断中间是有「失误的」 ,因为判断一个国家“军事力量 ”时,要有一个「综合力量」,这包括:政治领导力、民族凝聚力、军事技能,太多人在判断俄乌实力差距时,只进行“武器装备”的评估,没有对“双方在政治因素方面”进行评估。
.
.
.
Q:很多人觉得乌克兰战争后,世界的格局会变化,但你会觉得是「世界秩序的变化」❓
.
A:联合国秘书长从2019年就说,世界分为“两个最大经济体” 。俄乌冲突是一个局部战争 ,是强化2019年已形成的“两极格局 ”,但同时会影响“国际秩序”。
.
我们所说的「秩序」是遵守规则的稳定状态,不遵守就是没有秩序,遵守就是有秩序 。这场战争是「加剧了国际社会在全球范围里更加“不遵守国际规则 ”」 。比如:俄乌冲突、美国对俄制裁、美国对所有的经济制裁,都在违背国际规则。
.
大国开始不守规则,最典型的做法是“使用经济手段”,制裁别的国家的做法在未来10年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普遍。
.

.
.
Q:4月初北约举行了“外长会议”,这次除了北约30多个国家外,美国和北约还邀请了亚太的4国外长 ,这个意图是什么❓
.
A:美国这次最主要的不是“军事同盟”,他的【产业链同盟】、【供应链同盟】是核心。这次「中美战略竞争」是在“数字时代”,谁在数字领域占有主导地位 ,谁将赢得这场竞争 。所以美国搞了很多「数字类的同盟」,与美日韩搞“产业链” ,与美台日搞“芯片”,与G7搞“数字贸易规则”,美国到处去搞数字产业、数字技术、数字标准的「俱乐部同盟」,这个同盟才是这个时代最核心的 ,他反应了今天我们在数字时代,在两极格局的核心是【数字技术竞争 】,不是【地缘政治竞争】。
.
同时这场战争,让全球都看明白 ,「完全依赖全球产业链」是非常危险的。一打仗,一发生疫情,生产不能正常进行,如果想正常进行就2个办法,一个是“产业链国内化”;另一个是“产业链缩短化”。原来产业链是100个国家,我改为10个国家,原来10个国家我改3个国家,还是国际产业链,但是它短,它发生问题或破裂的概率就低 ,这是一个趋势。这样做,首先让自己安全,所以就要在某一项技术,某一个产品,某一个规则上,搞一种核心国家俱乐部式的同盟。 它是加剧2016年开始的“去全球化”,正在取代“全球化”,成为国际秩序的主流特征。这场战争加速、推动,“逆全球化”趋势。
.
.

.
.
Q:这场俄乌战争,对中国带来了什么❓
.
A:只有弊,没有利。就关于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没有任何好处,因为我们是最大贸易国,是全球化最大受益者 ,现在是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大国「不想搞全球化」,这次战争发生后 ,美国不想搞,欧盟要搞自己的欧盟内部产业链。要在五个领域里搞产业链 ,都自己搞自己的产业链 ,都搞自己的内循环 ,哪来的全球化 ?
.
我认为今天世界发展的上升趋势是「逆全球化」。
.
.
.
Q:中国现在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
A:从国际关系的角度上来讲 ,是「安全问题」。如何提高我们国家的“国际安全问题”。因为中国是世界第二大国 ,国防开支世界第二多的国家,我们应该考虑「为周边国家提供安全保障」,当别人侵略他们时,我们为他们提供保障,反之他们会想中国拥有这么多武器来干什么?
.
.

.
.
.
.
.
◆ ·总结:
自媒体通过“独特的视角解读”,唤起了部分网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对待国家充满激情、对待世界充满“敌意”的情绪;
.
谦虚谨慎、不骄傲、不自满一直都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并不是「软骨头」,而“温文尔雅”也是中国对外的一种良好形象
.
◆ · 我的观察
提高我国“国际安全问题”能减少他国对我国的“敌意”,树敌少了,朋友多了,才有更多机会「合作共赢」
.
各国都在搞自己的“内循环”,“产业链”未来就没有全球化了
.
如今,两极格局的核心是【数字技术竞争 】,不是【地缘政治竞争】
.
◆ · 这事与你有什么关系?
对感兴趣的事,先去了解事情的真相,再经过独立思考,自己就有结论了
.
.
.
.
(独到见解·不同视角·尽在金融财濬)
谢谢您的观看!我们下次再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