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香港资深投资专家~黄濬James老师,给FC Team群的小伙伴们讲述了一个难以置信的“经济现象”—— 疫情后的“中国人”变得越来越有钱!
.

.
.
.
听到这里,我很疑惑,因为这与我所了解的现实不符,难道是我的信息出现了偏差?就在这时,黄濬James老师发送了一份数据给我们。
.
.

.
.
根据人民银行最新公布: 上半年内地“人民币存款”增加至18.8 万亿人民币, 其中住户存款(个人活期及定期存款) 增加了10.33万亿元, 较去年同期多出2.8万亿,总额达到113.79万亿。
.
换句话说, 今年上半年内地储蓄新增存款多达10万亿元,不但创造了历史,还比2018年同期增长了142%。
.
从储蓄的角度来看,「疫情后的中国人的确变得很有钱」!
.
.

.
.
聊到这里,可能有小伙伴会问,为什么大家都在做“储蓄”,这个现象在「近年来」实在罕见❓
.
这个问题,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
.
♠· 大环境
自2020年随着一场新冠疫情的到来,美国大放水,导致全球通胀,货币贬值。当进入2022年,又发生一场俄乌冲突,导致能源价格猛涨,推高全球通胀水平。
.
面对全球经济下行的压力,我国经济正处于努力恢复的阶段。所以,当居民在面对疫情反复、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收入降低、降薪裁员、负债累累(房贷/车贷/信用卡/花呗)的时候,很多人从之前的“任性消费”转变为如今的“理性消费”。主动降低自己的消费欲望,剔除不必要的生活开支,把钱储蓄起来,做好未雨绸缪,以备不时之需。
.
♠· 投资
今年国内疫情持续反弹,经济运行严重受阻,市场对经济增长的前景产生担忧,导致资本市场波动加剧,股市出现暴跌。甚至有些银行理财产品都出现“亏损”。
.
在这样的背景下,绝大多数的普通投资者财富出现缩水,资金流入资本市场的意愿不强。相比之下,银行存款的安全性高,收益稳健,很多投资者把它视为资金绝佳的「避险场所」。
.
.

.
.
♠ · 房地产
据了解,2021年我国居民资产中近70%是「实物资产」,其中房地产占主导地位。由于国家提倡「房住不炒」,2022年房地产行业持续不景气,部分民营房企陷入“融资困境”,个别地区“保交楼”出现问题,因此居民对购房意愿大幅降低,逐渐转向储蓄存款。
.
♠ · 就业
疫情不断持续爆发,多地采取强力风控措施(封区/封城),导致供应链、产业链中断,很多企业难以正常营业,生产经营的压力不断增大,部分公司面临着裁员倒闭的风险。很多人(中低收入人群)已发现自己的收入和工作不再稳定,毫无安全感可言,所以在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大家更加偏向谨慎态度,产生避险心理,促使居民储蓄增加。
.
♠ · 社会保障
目前国内的医疗、养老、教育、住房等社会保障体系还在不断完善中,很多费用都需要居民自己承担,所以居民选择加强储蓄存款。

好了,我们已了解居民储蓄的原因,那么问题来了,居民存款越多,对于国家经济而言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
.
回答这个问题,我想借用黄濬James老师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当一个人知道“勤俭节约”时,是有助于累积财富的,不管对于个人或家庭来说,都是一种「美德」。
.
但是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节约」就意味着支出减少,导致社会总需求不足, 反而让经济因为需求的疲软而停滞不前。
.
(以上理论,是著名的“节俭悖论”由著名英国经济学宗师 ~ 凯恩斯提出)。
.
.

.
.
既然,我们已明白“个人消费能带动经济增长”,那该如何做才能将居民储蓄转变为消费呢❓
.
①·防控
首先,需要平衡疫情防控和经济增长的关系,采取科学精准的防控手段,最大限度降低疫情防控对经济、生产、生活的冲击,降低居民的不安全感,稳定企业和居民对未来的预期。
.
②·稳就业
据《2020中国数字券消费账单》统计,服务行业中的中小微企业能吸纳中国就业总人数的47%,是吸纳就业的重要载体。因此,「纾解民营企业」尤其是服务业企业的经营压力已是刻不容缓。需要通过减税降费、发放补贴、减少裁员、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多方面措施来稳定企业运行,只有助力企业纾困解难,才能让居民拥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从而提振消费信心。
.

.
③·提振消费意愿
目前,各地都在想方设法刺激消费,其中提振「汽车」和「房地产」消费成为重要抓手。
.
在汽车消费方面,除了减征购置税外,多地还拿出“购车补贴”,刺激消费。
.
在房地产消费方面,多地已宣布放松限购、限售,降低首付比例,相当多的城市还发放“购房补贴”。
.
另外,多地也通过发放“消费券”来拉动消费,比如北京7月起线上线下发放1亿元餐饮消费券。
.
④ · 投资理财渠道
为培育居民具有“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理念,需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理财市场,需要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健康和养老保险业务,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多渠道的促进居民储蓄,有效地转化为资管市场长期资金。
.
⑤ · 社会保障体系
从长远来看,还应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好地满足居民养老、就医、教育等方面的迫切需求,降低居民的后顾之忧,进而降低预防性储蓄意愿,居民才敢消费,愿意消费。
.
.

.
.
◆ 总结:
因为“储蓄”居民的银行存款增多,才让疫情后的中国人变得越来越有钱
.
◆ 我的观察:
「勤俭节约」虽然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但「适当消费」是能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同时促进企业的经营发展、稳定就业、增加收入、更是国家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
.
.
◆ 这事与你有什么关系?
有一定储蓄(应急金18个月)和稳定收入的人,在疫情期间生活会过得从容与淡定
.
◆ 这事与你的钱有什么关系?
在不影响你正常生活的情况下,如果有多余资金可以考虑,建议配置「稳健型产品」,它可以为你的“储蓄加码”
.
具体产品详情
可咨询 ~ 金融兴业理财顾问!
.
.
.
(独到见解·不同视角·尽在金融财濬)
谢谢您的观看!我们下次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