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的唯一出路

每年7月下旬,我国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都备受国内外人士的关注。尤其是远在香港的资深投资专家~黄濬James老师,最近非常活跃,为国内投资领域的小伙伴们,解读着最前沿的资讯。

.

每年7月下旬,我国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都备受国内外人士的关注。尤其是远在香港的资深投资专家~黄濬James老师,最近非常活跃,为国内投资领域的小伙伴们,解读着最前沿的资讯。

微信图片_20220818185255

为什么此次会议深受国内外(投资)人士的关注呢

因为这次会议是决定我国下半年“宏观经济政策方向”的关键,也是判断是否是一个值得投资的机会。

.

微信图片_20210202112451

           

.

.

在进入今天的话题前,我们先对“上半年的经济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回顾。

.

  上半年经济回顾

今年年初,我国经济预期增长目标设定为5.5%左右,但上半年受乌克兰危机、国内散发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影响,完成全年5.5%的增长目标在客观上存在一定挑战。

.

上半年我国GDP超过56万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一季度增速为4.8%,二季度增速为0.4%。虽然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生产生活秩序加快修复,又叠加“一揽子稳经济政策”,6月主要的经济指标都全面转正,但7月又出现回落,所以下半年将继续发力,填补上半年因疫情冲击产生的缺口,并确保经济回到正轨。

.

.

微信图片_20220818185308

   

.

.

这次7月会议,提出了一个主要的核心思想:【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着力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

.

从以上这段话中,我们注意到几个细节,非常值得解读。

.

Ⅰ·疫情防住

下半年,国家会继续实行“严格的疫情防控”政策,帮助经济回归到正常的「循环运转」和「供应链的稳定」,同时保护基本的民生需求,促进投资和消费,帮助经济拉动增长;

.

Ⅱ·财政货币政策

随着疫情持续发展,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被减弱,「内需不足」是当前经济面临的一大挑战。

.

为了“扩大内需”,会议提出「财政货币政策」要有效弥补社会需求不足。并提出「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用好“政策性银行新增信贷”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

.

这表明,“货币政策”发力方向仍然是“宽信用”(企业借钱门槛低)。企业(公司)的生产恢复,能有效带动就业,促进经济发展;

.

另外,“基建投资”是政策的重点支持对象,在科技创新、绿色经济、传统基建等重点领域,下半年国家会加大「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的投放力度”。所以,相关的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

src=http___p1.itc.cn_q_70_images03_20210114_d09980e1b8804233bdaea752d135e801.jpeg&refer=http___p1.itc.webp

.

.

· 房住不炒

对于稳定房地产市场,国家依然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并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

所以,在财政政策的支持下,我们有看到6月商品房销售一度回暖,但7月发生的“业主集体停贷事件”却对商品房销售造成冲击,再次转冷。国家迅速出台政策,要求当地政府“因城施策”(因地制宜)的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设立纾困基金,帮助企业纾困,推动问题楼盘“保交付”,最终实现“保交楼”、“稳民生”的目的,推动房地产产业链走向良性循环。

.

· 稳金融

今年4月,河南、安徽5家村镇银行爆发资金危机(储户无法提现),为保持金融市场总体稳定,为落实各地“稳民生”工作,目前银保监会已垫付180.4亿元,垫付工作还在持续进行中。

.

· 提振企业家信心

稳定经济的同时,也不忘提振企业家的信心。一方面,为资本设置“红绿灯”,明确资本扩张的边界,鼓励创新发展和长期投资行为;另一方面,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解决好企业所面临的账款逾期、补贴拖欠等遗留问题。

.

· 稳就业

据了解,上半年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7%,其中年轻人(1624岁)失业率最高,而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又处于历史新高,就业压力突出,中央强调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

如果下半年能做到城镇调查失业率在5.5%以内,就能对我国消费复苏、经济恢复起到重要保障,从而达成“稳就业”和“稳增长”的正向循环。

.

.

.

u=2120577531,202290409&fm=253&fmt=auto&app=120&f=JPEG.webp

     

.

.

.

· 各地政府挑大梁

据了解,中央对全年经济增长增速要求,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调整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态度有所弱化。

.

因上半年,特别是二季度我国内需拉动力量相对较弱,需要积极「扩大内需」,所以会议中有提到,“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有条件省份力争完成预期目标”。

.

李克强总理要求,(经济大省)要继续挑起国家发展、稳经济的大梁,发挥保障国家财力的主力作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进一步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推动经济运行尽快回归正常轨道,努力稳增长、稳财源。

.

我的理解是,目前国家正处于经济恢复的关键点,需要发挥东南沿海5省市(福建、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的作用。因为东南沿海5省市的经济体量就占全国1/3以上,财政收入占比近4成,在地方对“中央财政净上缴”中,贡献近8成,有力的支撑起“国家财力”和“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支持欠发达地区“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工作,实现中央稳财源,经济稳增长。

.

.

微信图片_20220818185730

       

.

.

.

聊到这里,可能有小伙伴会问: 为什么东南沿海5省市会支撑起“国家财力”

.

自从1994年“分税制”改革,中央与地方就一直采取“分税制”,来划分各级政府收入。

.

其中,经济大省财政收入规模高,中央财政相应从中获得的收入也更高,初次分配中,中央财政拿到全国近50%财政收入(有利与集中力量办大事)。但为了均衡区域发展,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央财政收入大部分最终通过“转移支付形式”,再分配给各省,其中又以欠发达的中西部、东北地区为主,有效地均衡地区间财力差异,有利于区域协同发展。

.

据了解,今年为了给「企业纾困」和「保民生」,中央财政动用万亿级“家底”,来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约10万亿元),但要完成这笔巨额转移支付规模,离不开经济大省(家底厚,经济韧性强,抗风险能力大,回旋余地大)对中央财力净贡献。

.

.

src=http___p8.itc.cn_images01_20220524_fba51e96d4ef4663a3bf6d2eb0d7fa29.jpeg&refer=http___p8.itc.webp

.

.

总结:

国家为力争全年实现最好的经济结果,推出一系列“稳经济的财政货币政策”

.

我的观察:

获得好的结果,不取决于“政策”的本身,而在于政策的“执行者”能否把资金和政策落实到实处,并且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成功

.

(独到见解·不同视角·尽在金融财濬)

谢谢您的观看!我们下次再见!

.

.

QQ图片202204211023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