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

近期,A厂被罚182.28亿元,成为中国“反垄断”史上最大的罚单。 被罚原因是,A厂对商家提出“二选一”的要求,禁止商家在其他竞争性平台开店或参加促销活动。

近期,A厂被罚182.28亿元,成为中国“反垄断”史上最大的罚单。

被罚原因是,A厂对商家提出“二选一”的要求,禁止商家在其他竞争性平台开店或参加促销活动。

比如: 2019年,格兰仕拜访拼多多之后,遭“T猫”限流,格兰仕核心店铺“618大促”标识被剔除,搜索访客数“断崖式”下滑,甚至无法搜索到官方旗舰店。这让备战“618”大促的格兰仕损失惨重,超20万产品的库存被积压。

2015年,京东起诉A厂“二选一”,要求停止“二选一”,并向其索赔10亿。这个官司持续了数年,但因为“T猫”方面主张此案由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一度陷入法院管辖权之争。2019年,唯品会和拼多多也递交申请,请求以第三人身份加入诉讼。

从以上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二选一”代表着,生意只能与A厂合作。不仅如此,部分交易,买卖数据也只能留在A厂,这不仅垄断了生意,还垄断了数据资源。而面对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A厂,很多商家只能被迫做出抉择,利益受损。

是不是“二选一”就仅仅只在A厂出现,其他电商平台就没有这种情况呢❓

NO,“二选一”在电商界,是一种常见现象。

只是A厂是电商界的老大,它所做的是“非传统性业务”,在中国史无前例,具有独特的优势!

虽然182.28亿元罚款是一笔巨款,但A厂去年第四季纯利就达到794.3亿元,罚款也只是单季纯利23%,不太致命。

若与美国科网巨擘相比,美国科网巨擘罚款几乎是“经常性开支”,好比2019年Facebook因洩漏用户私隐,被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重罚50亿美元(约328亿元人民币);

Google被指滥用市场地位及操纵搜索结果,2016年至2018年累计遭欧盟罚款90亿欧罗(约702亿元人民币)。

作为国内两大互联网巨头,A厂与鹅厂,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水火不容」来形容,竞争相当激烈。

A厂掌控着「电商市场」独占55%份额,并辐射互联网金融领域。

鹅厂控制着「国内社交领域」,其中微信在「通讯程式」占有率接近100%,是绝对的霸主,并且辐射游戏等娱乐领域。

据了解,微信截至2021年1月拥有“日活跃用户”10.9亿,每天有3.6亿人通过微信公众号获取信息。鹅厂掌握月活用户达12.25亿后,凭借用户、数据、资金和影响力,在教育、游戏、医疗、零售消费、金融等领域不断“围猎”,迅速占领市场份额。

鹅厂分别是京东、拼多多的第一大和第二大股东,微信为京东和拼多多大力“引流”(放在显眼位置,吸引12亿用户点击,又提供广告宣传)。

但是,鹅厂对两大竞争对手,「A厂」和「字节」,进行微信“限制”与“封杀”。比如:天猫、淘宝、抖音、今日头条,不能在微信进行宣传推广或做生意,就连普通用户也无法分享这些链接给别人。

而A厂旗下的淘宝,也不提供微信支付通道。

这两家巨头「泾渭分明的割裂格局」,极大的维护着自身的利益,但却给普通用户极其难受的体验。

在电商战场,A厂近年被「京东」和「拼多多」步步进逼。

所以,A厂绝不会放过进入鹅厂腹地的机会,在“反垄断的浪潮下”,A厂已向鹅厂提交在微信开通“淘宝特价版”和“盒马集市”等A厂系小程序(目前已能在微信上搜索到)。

如果天猫和淘宝进驻微信,哪怕不在显眼位置,至少能在12亿用户中做宣传及做生意,并抵御京东和拼多多进击,或许“明蚀实赚”。

同样,对于没有“涉嫌垄断”行为的抖音和今日头条,若能在微信任由12亿用户使用及分享抖音和今日头条,对「字节」的经营业绩及增长空间会带来巨大助益。

多年来,互联网巨头们一直跑马圈地,不仅在各自的垂直领域以资本为纽带勾连上下游、横向扩张多元领域,还依靠自身的流量优势不断跨界进入新的领域,构筑起纵横交错的资本王国。

而《反垄断法》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制约】着互联网巨头们的“无序扩张”,“滥用支配地位的权利”使其界定出一个「清晰的边界」。

总之,《反垄断法》对中国商界、科网行业有长期深远的影响,游戏规则将被改写。到底谁赢谁输,要视各位玩家如何适应新环境,仍须观望。

本次分享,我们也邀请到~来自中国香港的James先生,为我们谈一谈他的观点: 

总结:

James: 罚款,肯定对A厂的增长有阻碍

观察:

James: 我们必须认清A厂的地位,A厂在市场的占有率是55%,它是真正的龙头

 这事跟你有什么关系?

James: 你和A厂有没有业务往来我不知道,但是无论如何,仅此一役,小商贩等于是解放了,他们得到一些好处

这事跟钱有什么关系?

James: 未来中国的市场将进入一个白日化的「战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