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1月,因国泰航空空乘人员“钻空子”,导致奥密克戎病毒“侵入”香港,引发第五轮疫情。目前香港正经历疫情以来最严重的时刻。
有人说,现在的香港已“不同往日”,各方面都在发生变化,尤其是对在港的外企有着一定的影响。带着这样的问题,我特意请教了香港资深投资专家~黄濬James老师,从他的分享中我们了解到,在港的美国企业有着他们的一份担忧与期待!但更多的人认为「新加坡」会成为香港“最大的竞争对手”❗
.

.
据了解,美国商会AmCham 发布了一份关于2022年在港美国企业信心调查,受访者是由151名“企业代表”和111名“个人成员”所组成。其中,60%的人认为香港与国际不一致的「旅游限制」是2022年在港营商的首要挑战。 其次,有44%的人认为是「中美关系」的挑战;而40%的人认为是「新冠疫情持续」的挑战;28%的认为是「前往中国内地的限制」;32%的认为是「政治不确定性」;35%的认为是「法律和监管的不确定性」。
.
展望2022年的营商前景,大概有40%的受访者对香港的营商环境感到乐观;有30%的受访者计划未来两年会加大在香港的投资;有56%维持投资计划不变;有15%将减少业务;只有5%的企业计划把总部迁出香港,但仍有近半的企业不确定是否会迁离。
.
那么,到底香港是否存在机遇呢❓

.
首先,我们来看一则关于2021年香港经济的相关数据:
失业率从年初7.2%收至年底4.1%;
货物进出口比2018年的历史新高高出13.6%;
港股首次公开招股(IPO)集资额预计位列全球第四。
.
从以上的数据中我们看到,即便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香港仍然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全球竞争力依然排名靠前,极大的吸引更多外国投资者前往香港进行投资。
.

.
.
对于2022年香港的发展,可以说,已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将全面构建新的发展格局。为什么这么说❓
.
香港凭借“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又拥有自身独有的优势和竞争实力,通过深入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明日大屿愿景”规划与“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必定会获得更大的发展。
.
其中「十四五规划」和「前海合作区」给予了香港更多融入国家发展的机会。
.
【十四五规划】
从“十四五规划”中,我们看到国家在各个重要领域中,为香港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
其中包括4个“传统中心”的提升与建设,也包括4个“新兴中心”的发展。从金融到创新科技,从航运、贸易到专业服务,从知识产权到文化交流,“十四五”规划为香港提供了「多元化综合定位」。
.
.
.

.
.
.
【前海合作区】
到2035年,「前海合作区」的营商环境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
「前海合作区」的总面积由14.92平方公里扩展至120.56平方公里,扩大约7倍。这有助于破解香港发展空间不足的难题,从而改善“单一的产业”转变为“多元化产业”,让香港有更多不同的工种,促进香港经济结构的转型。
.
目前,前海已有1.15万家港资企业落户,并且创立了“青年创业基地”,同时鼓励和支持香港大学毕业生去大湾区发展,也邀请更多香港专业人才来前海施展才华。
.

.
.
.
【香港的挑战】
.
首先,香港的经济发展依然来自「外围环境的挑战」。「疫情的发展」仍然是全球经济前景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加上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走高,或将拖慢全球经济增长、推高通胀,主要经济体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存在更大的不确定性。
.
虽然难以控制外围的变化,但是却能全力打造〖香港体系〗,使其成为最有竞争力的市场之一。
.
其次,香港“新一代年轻人”对国内的了解还停留在二三十年前,毕竟“年轻人”才是未来香港发展的“主力军”,所以我们也邀请和鼓励香港的“年轻人”能亲自去参与和体验大湾区的发展,深入认识与了解国家的发展,从而形成一种〖大局观〗,更好的为自己找准定位,在适合自己的舞台上施展才华,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
【总结】
有人说,世界的机遇在中国,那么香港的机遇就在内地。这样的机遇前所未有,需要我们“顺势而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