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的FDI能否进行下去
.
全球的FDI能否进行下去
——观全球FDI跌跌不休,叹全球性渐渐消失
.
据《世界投资报告2023》的数据显示,去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下降12%,至1.3万亿美元。如今,全球多地爆发战争、 冲突不断;中美关系近期虽有缓和迹象,但美国仍有不少势力想与中国脱钩断链;此外,疫情之后中国的消费增长和经济回暖并没有达到预期增速。
这种情况下全球的FDI能不能进行下去?到底还有没有全球性的直接投资?现在的情况是否很恶劣?昨天下午,我们邀请到香港财策师协会副主席黄濬James先生,为我们作了一次有关FDI的分享。
James指出,1.3万亿美元的FDI,是2009年以来表现最差的一年;其中美国FDI由2021年的3,880亿美元,爆减至2,850亿美元。面对经济前景不明朗,今年强劲反弹机会甚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秘书长瑞贝卡·格林斯潘表示:去年国际投资前景看来暗淡,最后的确影响了国际资金的流动,不过情况没有想象中严重。
有分析认为,拜登政府推出的降低通胀法,可在不久的将来吸引外国资金重投美国。欧盟FDI亦大辐削减1,250亿美元;俄罗斯执则流失了190亿美元的外国投资,因为自其入侵乌克兰之后,企业纷纷撤离,欧企涌入。根据商务部数据显示。中国今年1-9月的FDI总额为1,258亿美元,大部份来自欧洲企业,其中法国、英国、加拿大、瑞典及荷兰在中国的投资分别增加了121.7%、116.9%、109.2%、76.9%和32.6%。
然而,欧洲近期对中国部份国际供应链的主导地位变得更为警惕、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之前表示可能限制欧盟对中国的境外投资。报告同时指出,为确保外国投资不会构成国家安全威胁而进行广泛的审查的国家, 从2021年的35个扩到37个;其中九个扩大了审查范围。
外国直接投资负债,是衡量外资流入的重要数据。今年第二季度,中国的FDI负债是67亿美元,比第一季度减少了131亿美元,是2000年以来的最低值。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协会(CFR)高级研究员赛瑟指出,数据显示外企不再对中国进行总投资,而是迅速把利润移除中国。
.
外商对中国投资下滑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近年来,处于低谷期的中美关系及脱钩断链的声音让外商对中国的投资及营商环境缺乏信心;二是中国劳动力及经营成本持续增长,使外商将部分业务转移到相对便宜的东南亚地区;三是美国利率较高,促使美国企业将在中国运营的资金撤回美国。由于外商投资是中国获取外汇的重要渠道之一,外商持续撤资,将导致中国的外汇供应出现问题。
.
近期中美关系出现缓和迹象,两国领导人很有可能在下个月于美国旧金山举行的APEC会议期间进行会晤,就两国关系及全球热点问题进行探讨。不过,目前全世界有四个地方正在发声武装冲突,随时会演变成为一场大战,在这种情况下,明年的FDI即使回升,也很难出现强力反弹,因为做生意的前提是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
未来经济及全球局势的前景,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下个月习拜会的成果及中美两国在各自阵营发挥的作用,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介绍——
.